
人物名片>>>
徐建勇,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、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、国家一级/高级技师、高级工艺美术师,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、客座教授,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,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,获评“福建陶瓷传播人物”、泉州市高层次人才。
■本报记者蔡静琦文/图
5日上午,一曲曲喜庆的南音在南安洪濑镇东溪工业园里回响。随着一根根火炬的燃起,南安窑徐建勇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正式启用。这股烟火气,让沉寂数十年的南安窑重新“活”了过来。点火仪式上,徐建勇穿着简单的工作服,脸上却藏不住激动。
这个在陶瓷行业摸爬滚打20多年的南安人,在外把德化陶瓷卖向全国,如今带着一身本事回到老家,就想干一件事:让宋元时期享誉东亚的“青白瓷”,再从南安的窑里烧出来,让家乡人有自己拿得出手的文化好礼。
做有南安印记的文创陶瓷
“以前南安人送礼,拿的都是德化陶瓷,人家一问‘这是南安的吗?’,我们都不好意思说。”采访伊始,徐建勇的一句话就道出了返乡的初心。这位土生土长的洪濑人,谈起家乡的陶瓷史,满是骄傲却又带着惋惜。
中国社科院考古专家就曾对南安窑的历史进行考证,侧面证明了南安窑曾经的辉煌历史。可这盛景没能延续,明末开始走下坡路,到20世纪90年代,最后一座窑也停火了。“老祖宗留下这么好的遗产,就这么丢了,太可惜了!”
在外闯荡的20多年里,徐建勇一直没忘这份遗憾。2005年,他带着德化陶瓷闯荡杭州,获得德化县人民政府授牌,后来又在上海开了两家门店,南京、宜兴、无锡也都留下过他的足迹。2016年,随着市场环境变化,徐建勇撤回了外地的门店,转而深耕文创领域。
作为陶瓷营销行家,他对市场需求格外敏感,也清楚看到了南安的迫切需求:经济发达、侨胞众多,不管是商务往来还是海外联谊,都需要有本地特色的高端礼品,可偏偏没有拿得出手的本土陶瓷。
这一次,他把目光重新投向了家乡:“南安的文化宝藏太多了!郑成功的爱国精神、五里桥的千年文脉、九日山的祈风石刻、蔡氏古民居的建筑美学,这些不都能融进瓷器里吗?”
为了让这个想法能够落地,他花了两三年时间“泡”在南安的各个文化地标里,设计出寓意“来南安,会成功”“旗开得胜”的玉璧瓷盘;他还把五里桥的风光复刻到了茶杯身上,让使用者能触摸到“天下无桥长此桥”的壮阔;他还临摹九日山摩崖石刻上的祈风文字,将其刻在瓷瓶身上,重现当年海丝贸易的盛景……
这些带着南安印记的文创陶瓷,很快成为海外侨胞的“心头好”。“我把瓷器送给海外社团和侨胞,他们都特别珍视,摆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,逢人就说‘这是家乡南安的窑瓷’。”徐建勇笑着说,通过这些瓷器,郑成功的故事被一遍遍讲述,南安的文化也跟着走向世界,“这种文化自豪感,比赚钱更有意义”。
艺术不能当摆设,产品得有市场
“南安陶瓷南安造!”这是徐建勇挂在嘴边的话。为了兑现这句承诺,他把工厂建在了老家洪濑镇东溪工业园,从选址、建厂到招人、研发,亲力亲为。
复兴古窑,最难的是工艺。宋元时期的南安窑,青瓷、白瓷、青白瓷都烧制过,但如今德化白瓷、龙泉青瓷已经成了行业标杆,若跟风模仿,南安窑根本没有竞争力。“必须走出自己的路!”徐建勇经过反复研究,最终锁定了青白瓷——这是南安窑宋元时期的特色产品,青中泛白、白中闪青,是独属于南安的釉色记忆。
起初,工厂的技术师傅均从德化聘请,但徐建勇很快发现,直接照搬德化的工艺并不适用。身为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杨剑民的弟子,他决定亲自上阵调试。仅釉料配方一项,他就反复试验了上百次,直到烧制出接近宋元“青白瓷”的莹润光泽,这才松了口气。为此,他成功申请并拿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“一种防滑透明青白釉料、青白陶瓷制品及其制备方法”。
令人意外又暖心的是,他的复兴梦想还吸引了国际大牌的关注。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国际陶瓷品牌陆升陶瓷,在得知他要重振南安窑的故事后,主动抛出橄榄枝,提议联名创作。
“陆升深耕陶瓷行业数十年,是高端陶瓷领域的标杆企业,我们的设计能得到他们的认可,实在太鼓舞人心了。”双方携手研发设计,为南安量身打造了专属器型,数百套联名青白瓷一经面市,便受到市场热烈追捧。
在徐建勇的工厂里,传统与现代的碰撞随处可见:拉坯、绘画等核心工序由工匠手工完成,保留着陶瓷的艺术温度;而烧制环节则引入智能设备,精准控制温度和时间,确保每一件产品的质量稳定。“传统工艺是根,现代技术是翼,只有两者结合,南安窑才能走得远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在5日举行的点火仪式上,闽南科技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也正式揭牌。“我们要和高校合作,一边培养陶瓷专业人才,一边深化工艺研发,让南安窑的技术不断升级。”徐建勇介绍,未来还计划建设文创园,让更多人了解南安窑的历史和工艺。
20多年的陶瓷生涯,让徐建勇对“好陶瓷”有了自己的判断:“艺术不能当摆设,产品得有市场。”所以他的产品既有适合收藏的高端艺术瓷,也有日常能用的茶具、餐具、摆件,真正做到了“艺术陶瓷生活化,生活陶瓷艺术化”。“我希望以后南安人家里都能摆上南安窑的瓷器,提起家乡的陶瓷,大家都能骄傲地说‘这是我们南安自己烧的’。”
来源:海丝商报
https://hssb.fjdaily.com/pc/con/202511/13/content_49050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