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色调有点偏差,我能调整一下吗?”“行,这样就更生动了!”暑假期间,在罗源县起步镇上长治村,各处建筑的墙面成了挥洒创意的画布,闽南科技学院“Firefly”社会实践队的成员挥动手中画笔,让青春的色彩逐渐渲染。8月,村中大片老旧墙面陆续披上新装,为往来的人们讲述上长治的故事。
上长治村是全国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、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,全村80%以上的农户从事食用菌种植。近年来,该村着力推进农文旅融合。然而,村容村貌的欠缺以及相关设施和体验项目的匮乏,成了融合路上的第一道坎。
对此,来自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挂职干部陈水光想方设法牵线搭桥,帮助上长治村借力包括大学生社会实践队在内的“外脑”资源。
起步镇是名副其实的“中国秀珍菇之乡”,拥有全国最大的秀珍菇种植基地,秀珍菇市场份额占全国的60%以上。上长治村则是起步镇食用菌领域的要地,罗源县百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4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坐镇其中,各专业合作社、种植农户紧密合作,是名副其实的“菇村”。
陈水光受此启发,想到:何不从村容村貌入手,营造菌菇文化氛围?
改变,就从老旧墙面开始。他先是接洽了专业墙绘团队,但对方报出的高价让他望而却步。一筹莫展之际,传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消息。
“邀请大学生来,不仅能够节省开支,还能将当下青年人的审美眼光融入设计。”决定好方向,陈水光立刻行动。多方联系后,他与闽南科技学院敲定了合作,校方组织了一支数字媒体艺术、广告学、产品设计等专业的学生队伍来到村里,发挥专业特长为“菇村”锦上添花。
村里则为学生提供了深入企业一线实践的机会。今年暑假期间,“Firefly”社会实践队成员走进百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智能菇房,动手体验了菌菇包的打理。“企业的实际情况,可以引导学生将知识和实践结合,为未来就业和创业打亮方向灯。”百谷公司总经理于艳介绍,调研结束后,校地双方还在菌包研发、菌种培育等领域达成长期合作协议。
校地共建合作一期活动结束,成果已经初具规模,村民将实践队成员送至村口,立下二期活动开展时再见的约定。
促成合作的陈水光也感慨万千,随着本次实践活动告一段落,他在上长治村的挂职任期也接近尾声。因此,他要加快打造“一菌一世界”综合文创产业基地项目,“深度融合一、二、三产业,配套修建菌菇景观小品、特色停车场和菌菇造型的路灯”。
他展开规划图,介绍了区域划分:种植示范区设置透明菇棚,展示食用菌种植的全流程;精深加工区引入现代化流水线,生产菇饮等加工食品;最特别的要数利用废弃仓库改造的文旅文创电商孵化区,内设“菇姑”电商直播间与特色文创展区,游客不仅能现场购买菌菇,还能“淘”到精美纪念品……
来源:福建日报
https://fjrb.fjdaily.com/pc/con/202508/21/content_472446.html